本科培养

  1. 电话:0311-80788700
  2. 邮箱:43310796@qq.com

专业介绍

永乐高60net招生专业有美术学、绘画(中国画、油画、雕塑)、书法学(师范)、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6个专业。(数据截止到2024年9月)


美术学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教师教育相关政策,适应国家、地区美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重大战略需求,立足河北,面向全国,辐射京津冀,传承百年师范精神,培养理想信念坚定、美术学科素养全面、教学能力强、沟通协作能力突出,善于反思,具备创新能力与国际视野,终身发展,能够在中学和相关教育机构,从事美术教学、研究及管理等相关工作的优秀中学美术教育教学人才。毕业五年后,多数毕业生成为学校和区域美术教学的骨干教师,部分毕业生成为具有一定管理能力、引领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优秀教师。

二、毕业要求

1. 师德规范

具有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理解美术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理解美术学科在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要意义,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具有成为“四有”好老师的理想追求。

2. 教育情怀

胸怀教育事业,热爱美术教育工作,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教育观,有丰富的从教知识和良好素养,有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意识,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3 知识整合

扎实掌握美术学科知识体系、思想与方法,重点理解和掌握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内涵;了解与美术相关的跨学科知识;对学习美术科学相关知识能够理解并初步运用,能够理解并初步运用美术学科的相关知识,整合形成美术学科教学知识。

4 教学能力

理解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在教育实践中,能够以学习者为中心,创设适合美术学习的环境,指导学习过程,进行学习评价。

5 技术融合

初步掌握应用信息技术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方法技能,具有运用信息技术支持学习设计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初步经验。

6 班级指导

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与基本方法,掌握班集常规工作要点。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获得积极体验。

7 综合育人

具有全程育人、立体育人意识,理解美术学科育人价值,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能够在教育实践中将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自觉在美术教学中有机进行育人活动,积极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8 自主学习

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了解美术学专业发展核心内容和发展阶段路径,能够结合就业愿景制订自身学习和专业发展规划。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具有自我管理能力。

9 国际视野

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心态,了解国外美术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前沿动态。积极参与国际教育交流。尝试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进行美术教育教学。

10 反思研究

理解教师是反思型实践者。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养成从学生学习、课程教学、学科理解等不同角度反思分析问题的习惯。掌握教育实践研究的方法和指导学生科研的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

全日制本科学制四年,实行弹性修业年限,允许学生在三至六年内完成学业。

毕业学分第一课堂不低于156学分,第二课堂不低于4学分。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四、主要课程

精微素描、立体形态设计基础、民间美术造型研究与实践、水溶性材料绘画与教学研究、经典作品临摹与研究、黑白木刻、造型基础与色彩归纳、素描语言教学研究、色彩语言教学研究

五、就业去向

美术学专业主要培养目标是中学美术教师,所以大多数同学去当老师从事美术基础教育。也有少数同学从事绘画创作,做职业画家。

六、专业特色

美术专业在学院的办学历史上是最长最有教学实践经验的专业,目前师资配置实力强大,教师梯队建设合理,中青年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师德品质,学科分配科学合理。美术学毕业生有明确的从教思想,对教育事业有深厚的感情和高度的责任心,有较宽的专业知识面,具备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美术动手能力,具备科学系统的美术教育理论知识,并能运用教育理论参与教学改革和教学科研,懂得教育教学规律并善于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总结和创造出新的教学方法。


绘画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秉持严谨与开放、独立与包容共存的学院风格,以培养当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绘画学科专业人才为目标。依托学院深厚的历史积淀及人才培养经验,适应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重视学生人文教育及品德修养的培养,致力于专业能力教育中充分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强调艺术创作与实践的多元化,鼓励创新,培养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扎实的专业能力、深厚的艺术素养、终身学习的自觉意识及服务社会的实践能力,最终成为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高超专业能力的艺术创作及相关产业人才。

二、毕业要求

1.【品德修养】热爱中国共产党和伟大祖国,拥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强烈的社会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及创新意识。

2.【学科知识】掌握相关领域和本学科、专业核心知识以及基本技能、研究与实践方法,建立相应的哲学思辨能力和审美判断素养,能够合理地观察和认识绘画艺术问题。

3.【信息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以及相应的研究分析与综合预判能力,识别、分析绘画艺术的表现语言与实践问题,进而运用绘画基础知识开展艺术作品创作的能力。

4.【应用能力】在掌握本专业类学科基本知识、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建立较为完备的、符合专业方向要求的工作能力,获得有效的解决方案或结论。

5.【创新能力】掌握一定的创新创业基础技能,掌握绘画艺术创意、表达、沟通,加工的基本方法,能胜任本专业领域内艺术作品的策划、创意、组织及实施。

6.【沟通表达】有良好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协同能力,熟悉研究报告、论文撰写基本规范,运用文献、数字媒体以及语言手段进行艺术创作沟通及学术交流的能力,以及参与社会性传播、普及。

7.【团队合作】具备自觉的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实践中理解并遵守相应的职业道德,履行责任。

8.【国际视野】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敏锐的时代意识,掌握绘画艺术学科及专业发展的国际前沿,具有开放视野和全球意识。

9.【学习发展】具备学习与发展意识,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和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身心健康,能通过教育部规定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三、学制与学位

全日制本科学制四年,实行弹性修业年限,允许学生在三至六年内完成学业。

毕业学分第一课堂不低于150学分,第二课堂不低于4学分。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四、主要课程

意笔人物写生、工笔人物写生、花鸟写生与创作、经典壁画与工笔重彩画材料研究、意笔人物创作、图像转换与文本练习、造型与色彩归纳、风景写生与创作、肖像写生一、综合材料、泥塑头像、泥塑人体、泥塑胸像、泥塑全身像写生、泥塑等大人体

五、就业去向

高校大中专专业教学,绘画创作、各类美术教育和培训、各类艺术设计、各类美术机构和文化部门、各类艺术媒体和出版机构等等。

六、专业特色

是我省唯一办学时间最长的绘画专业教学单位,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本专业已趋成为全国同等专业院校之翘楚。国画方向逐渐形成了以中国画传统如人物、山水、花鸟等科目教学为主脉,以水墨构成与材料研究科目切入当代艺术环境的专业教学特色。油画方向课程设置不断调整,把装置和多媒体艺术引入油画系教学的重要平台,符合艺术培养规律和社会实际需要。雕塑方向确立造型训练与材料应用为主的基础教学模式,注重当代雕塑的研究与表现,培养学生具备基础素描与泥塑、木、石、陶、金属等材料进行具象和抽象造型的能力。


书法学(师范)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教师教育相关政策,适应国家、地区书法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重大战略需求,立足河北,面向全国,培养政治理想坚定、书法学专业知识扎实、人文素养丰厚、书画印实践技能兼具、教学能力强,能够在中学和相关教育机构,从事书法教学、研究及管理等相关工作的优秀中学书法教育教学人才。毕业五年后,多数毕业生成为学校和区域书法教学的骨干教师,部分毕业生成为具有一定管理能力、引领书法教育教学改革的卓越教师。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经过四年专业学习与技能训练所应达到的毕业要求如下:

1.师德规范

具有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理解书法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理解书法学科在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要意义,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具有成为“四有”好老师的理想追求。

2. 教育情怀

胸怀我国教育事业,热爱书法教育工作,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教育观,有丰富的从教知识和良好素养,有以学生为本的工作意识,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3. 学科素养

系统扎实地掌握书法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认知书法学科在人文社科领域的重要地位,了解书法学与教育学等其他学科的关系,具备把书法学科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的能力。

4. 教学能力

能够依据书法学科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书法学认知特点,运用书法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信息技术,独立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具备基本的教学技能,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积极进行教学实践体验。

5.班级指导

树立以生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具备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技能,在工作实践中积极参与德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使学生热爱中华书法文化,获得积极体验。

6.综合育人

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培养规律,理解书法学科在育人方面的价值与作用,初步掌握综合育人的内涵与方法,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7.反思与创新

具有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意识,能够结合时代和书法教育发展需求规划自己的专业提升和职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反思意识和创新意识,能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8.沟通合作

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沟通合作技能,理解学习共同体的群体作用。

三、学制与学位

全日制本科学制四年,实行弹性修业年限,允许学生在三至六年内完成学业。

毕业学分第一课堂不低于156学分,第二课堂不低于4学分。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四、主要课程

书法史、篆书创作、 汉印创作、隶书创作、古代书论选读、楷书创作、行书创作、草书创作

五、就业去向

毕业生可到高校或者中小学担任书法专业教师,或者文化部门,书协、书画院、社会培训机构等进行书法研究,或考公务员、选调生等。

六、专业特色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其中博士2人,教授1人,副教授2人,荣获书法兰亭奖2人;专业培养重文化素养,在开设书法理论与各体实践课程外,同时开设古代汉语、古文字学、诗词格律等文字文学课程;同时突出教育特色,开设书法教学论和教育实习课程,培养学生从教技能,适应当前中小学书法教育需要。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高水平艺术人才为目标。围绕“立足全球视野、传承地域文化、服务地方经济”的培养理念,加强与学校人文、理工优势学科的交叉融合,强化燕赵文化、京津冀协同发展、人工智能与教学有机融合。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深厚的文化积累、明确的设计思想、出色的知识整合与研究能力,具有较强设计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表达能力,能够在本专业及相关专业领域、企业、传播机构、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达方面的设计、研发、编辑、管理、教育的高素质应用型设计人才。

二、毕业要求

1.[品德修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体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学科知识]充分理解设计学科知识体系架构,系统扎实地掌握设计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设计学科在社科人文领域的重要地位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设计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加强对设计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概念的学习。

3.[信息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网络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搜集,并结合图书、影像及实地观摩、考察等方式进行信息数据分析,开展课题研究,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及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专业研究和创作。

4.[应用能力]能够整合所学视觉传达设计理论、设计方法、技能等进行设计思考和创作,具备较强的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需求进行理性分析、统筹解决。具备综合应用能力。

5.[创新能力]具备较强的适应时代发展的应变能力,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批判意识、思辨能力、创新意识。

6.[沟通表达]具备良好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够就视觉传达设计与文化、审美与创新等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陈述发言、设计表达等能力,能够在跨领域、跨专业、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交流。

7、[团队合作]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能够参与设计沙龙、设计调研、设计艺术研讨等活动。能够与团队成员和谐相处、互相激励、协作共事,在团队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8、[国际视野]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知识,尊重世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既有良好的世界文化知识储备,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9、[学习发展]具备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能密切关注艺术、设计相关学科的学术前沿和发展动向,能够适应个人和社会发展需要。

三、学制与学位

全日制本科学制四年,实行弹性修业年限,允许学生在三至六年内完成学业。

毕业学分第一课堂不低于150学分,第二课堂不低于4学分。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四、主要课程

计算机辅助设计一、构成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二、字体设计、图形设计、编排设计、广告设计、标志设计、书籍设计、包装设计、品牌形象设计

五、就业去向

就业去向有:包含美术指导、创意总监、设计总监、平面设计师、广告设计师、插画师、草图师、网页设计师、混合媒体设计师等岗位企业,平面设计公司、数码印刷公司、广告传媒公司、网站设计公司、电视媒体集团等专业设计公司,新兴的创新创意产业领域等。

六、专业特色

在培养定位中结合社会需求和突出实践应用能力为主,注重培养学生在艺术表现、技术实践与设计项目管理方面的能力。面向服务专业设计机构和创新创意产业培养应用型创意设计人才,同时随着信息互联网媒体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开拓面向新科技类型用户培养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技能型人才。根据培养定位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不断创新,积极展开教学实践与专业合作,加强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联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


环境设计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与时俱进不断发掘学科交叉、方向凝聚的内外潜能,以培养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高层次创新设计人才为宗旨。围绕“面向国际视野、立足本土文化、聚焦国家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的培养理念,与060net永利娱官网优势专业相交叉、跨界、融合,凝练形成060net永利娱官网环境设计专业特色。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素养、开阔的文化视野、系统的设计思想、全面的专业认知、领先的审美判断、出色的知识整合与学术探究能力,具有综合的创造思维、分析研究、表达方法、前沿技术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良好的责任意识、团队合作、沟通交流和科学工作能力,能够在本专业及相关领域从事设计、研发、管理、教育的高水平复合应用型环境设计人才为目标。

二、毕业要求

1.[品德修养]热爱中国共产党和伟大祖国,拥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强烈的服务社会意识、责任意识及创新意识。

2.[学科知识]掌握相关领域和本学科、专业核心知识以及基本技能、研究与实践方法,建立相应的哲学思辨能力和审美判断素养,能够合理地观察和认识设计问题。

3.[信息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以及相应的研究分析与综合预判能力,识别、分析环境设计的复杂设计与实践问题,进而运用计算机开展环境设计的能力。

4.[应用能力]在掌握本专业类学科基本知识、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建立较为完备的、符合专业方向要求的工作能力,获得有效的解决方案或结论。

5.[创新能力]掌握一定的创新创业基础技能,掌握设计创意、表达、沟通,加工的基本方法,能胜任本专业领域内设计项目的策划、创意、组织及实施。

6.[沟通表达]有良好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协同能力,熟悉研究报告、论文撰写基本规范,运用文献、数字媒体以及语言手段进行设计沟通及学术交流的能力,以及参与社会性传播、普及。

7.[团队合作]具备自觉的法律意识、诚信意识、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实践中理解并遵守相应的职业道德、设计规范与设计伦理,履行责任。

8.[国际视野]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敏锐的时代意识,掌握环境设计学科及专业发展的国际前沿,具有开放视野和全球意识。

9.[学习发展]具备学习与发展意识,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和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身心健康,能通过教育部规定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三、学制与学位

全日制本科学制四年,实行弹性修业年限,允许学生在三至六年内完成学业。

毕业学分第一课堂不低于150学分,第二课堂不低于4学分。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四、主要课程

建筑测绘与工程制图、建筑设计基础、人机工程学与家具设计、室内设计一、景观设计初步、室内设计二、室内设计三、室内工程设计、景观规划设计原理

五、就业去向

本专业学生具备较强的参与社会实践和事务的素质与能力,毕业生主要在室内环境与建筑装饰设计、展览策划与展示设计、公共环境设施与创意产品研发、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城乡更新与可持续设计、未来数智场景研发等领域工作,部分学生具备较强创新意识和管理能力,其创业团队可以成为业界的骏马,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

六、专业特色

在培养定位中结合社会需求和突出实践应用能力为主,注重培养学生在艺术表现、技术实践与设计项目管理方面的能力。面向服务专业设计机构和创新创意产业培养应用型创意设计人才,同时随着自媒体时代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开拓面向新科技类型用户培养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技能型人才。根据培养定位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不断创新,积极展开教学实践与专业合作,加强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联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高水平数媒艺术人才为目标。围绕“立足全球视野、传承地域文化、服务地方经济”的培养理念,强化数字媒体艺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具备扎实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素养、深厚的文化积累、明确的设计思想、出色的知识整合与研究能力,具有较强设计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表达能力,能够在数智时代的传媒、文化创意、娱乐、信息技术、教育等产业相关领域从事数字影视、动画、网络媒体、交互设计等跨媒介数字内容设计、研发、管理、教育的高素质创新应用型设计人才。

二、毕业要求

1.[品德修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体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中华文化传承意识,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学科知识]具备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系统掌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相关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确立明确的现代媒体艺术设计思想。具备较强的自然、人文、艺术、设计、科技等方面知识素养,能够运用所学进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研发、管理、教育等相关工作。

3.[信息能力]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文献检索、创作资料搜集,并结合文献、影像及实地观摩、考察等方式进行信息数据分析,开展课题研究,能够熟练运用网络、多媒体、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专业创作。

4.[应用能力]能够整合所学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理论、设计方法、技能等进行设计思考和创作,具备较强的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需求进行理性分析、统筹解决。

5.[创新能力]具备较强的适应时代发展的应变能力,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批判意识、思辨能力、创新意识,能够运用所学,高效应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领域出现的新思潮、新观念、新手段,能创造性的解决设计理论、设计需求、设计教学及创作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

6.[沟通表达]具备良好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能够就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文化、审美与创新等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陈述发言、设计表达等能力,能够在跨领域、跨专业、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交流。

7.[团队合作]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能够参与设计项目协作、艺术调研、艺术研讨等活动。能够与团队成员和谐相处、互相激励、协作共事,在团队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8.[国际视野]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知识,尊重世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具有良好的世界文化知识储备,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9.[学习发展]具备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能够密切关注艺术、设计相关学科的学术前沿和发展动向,能够适应数智时代个人和社会发展需要。

三、学制与学位

全日制本科学制四年,实行弹性修业年限,允许学生在三至六年内完成学业。

毕业学分第一课堂不低于150学分,第二课堂不低于4学分。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四、主要课程

视听语言、数字图像编辑与表现、构成基础、影像剪辑、数字摄像与表现、动态图形设计、三维造型基础、三维动态表现、数字特效合成、动画造型、游戏概念设计、交互作品创作

五、就业去向

在新媒体领域、传统电视、广播、影视领域,以及动画、数字出版等新一代数字传播领域、专业设计机构、院校、研究单位从事数字媒体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

六、专业特色

本专业成立于2010年,是河北省首批获教育部批准开设本专业的高校。建有数字艺术实验室、动画实验室、摄影实验室、数字音频实验室和手偶动画实验室,近年硬件设备投入近200万,具备了教学、科研、实践与社会服务所需的基础条件。本专业建立、完善了培养目标与课程结构;确立了“立足数字技术,强化艺术修养,塑造核聚人才”是本专业的教学定位;明确了“数字艺术设计”的教学目标特色。